金属热处理
来源: 发布日期:2018-03-28
1、热处理简介
热处理是机械零件和工模具制造过程中的重要工序之一,它可以保证和提高工件的各种性能,如耐磨性、耐蚀性等,还可以改善毛坯的组织和应力状态,以利用进行各种冷、热加工。例如,白口铸铁经过长时间退火处理可以获得可锻铸铁,提高塑性;齿轮采用正确的热处理工艺,使用寿命可以比不经热处理齿轮成倍或几十倍的提高;廉价的碳钢通过渗入某些合金元素就具有某些合金钢性能,可以部分代替耐热钢、不锈钢;工模具则几乎全部需要经过热处理方可使用。与其他加工工艺相比,热处理一般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和整体的化学成分,而是通过改变工件内部的显微组织,或改变工件的表面的化学成分,赋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。其特点是改善工件的内在质量,而这一般是肉眼不能看到的,它是机械制造中的特殊工艺过程,也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。
我国从春秋战国时期便开始大量使用铁器,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在《天工开物》一书中就记载了古代生铁炒熟工艺,如下图所示。这说明早在欧洲工业革命之前,我国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方面就已经有了较高的成就。
生铁炒熟
2、热处理历史
在从石器时代进展到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的过程中,热处理的作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。早在商代,就已经有了经过再结晶退火的金箔饰物。公元前770年,我国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就已发现,铜铁的性能会因温度和加压变形的影响而变化。公元前6世纪,钢铁兵器逐渐被采用,为了提高钢的硬度,淬火工艺得到迅速发展。河北省易县出土的两把剑和一把戟,其显微组织中都有马氏体存在,说明是经过了淬火。
1863年,英国金相学家展示了钢铁在显微镜下的几种不同的金相组织,证明了钢在加热和冷却时,内部会发生组织改变,钢中高温时的相在冷却时转变为一种较硬的相。法国人确立的铁的同素异构体理论,英国人最早制定的铁碳相图,为现代热处理工艺初步奠定了理论基础。与此同时,人们还研究了金属热处理的加热过程中对金属的保护方法,以避免加热过程中金属的氧化和脱碳等。
20世纪以来,金属物理的发展和其他新技术的应用,使金属热处理工艺得到更大的发展。
下图为热处理现场。
热处理现场
- 上一篇:中美贸易战出现缓和 铝价小幅反弹
- 下一篇:金属管材类型介绍
相关新闻
- 2018-05-22 金属管材类型介绍
- 2018-03-28 铝型材氧化处理之后要注意什么?
- 2018-03-28 金属热处理
- 2018-03-28 金属板材做了表面处理,就可以解决锈
- 2015-10-10 镉
- 2015-08-05 钢材的品种
- 2015-08-04 金属材料的分类
- 2015-07-31 拉丝
- 2015-07-30 钼矿
- 2015-07-29 钢轨的种类